一.医疗项目报销等级分类

在门诊收费处结账后,会收到一张收费票据,里面标注了本次门诊的治疗费、医药费、手术费、材料费等项目和报销等级,共有三类:

1.无自付:指医保基金按比例全额报销的费用。在医保目录中的甲类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价格相对较低,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100%纳入医保。

2.有自付:指个人负担一部分费用,剩余部分医保基金按比例报销的费用。在医保目录中的乙类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同类药物价格比甲类药品高,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保报销一定比例,自费一定比例。

3.全自付:指完全自费的部分,医保不予报销的费用。比如保健药品、进口药、特效药等,需完全自费。

二.发票解读

1.自付一:属于医保范围内,但需要自己负担的部分。以北京在职职工为例,就是1800元以下、2万元以上和再次范围内医院按比例报销剩下的那部分。

2.自付二:指医疗保险范围内的有自付类的药品、检查治疗和材料,其中需要个人先行负担的部分。

3.个人自费:指不在医保范围内的检查或是药品,全部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4.年度医保范围内:就是本年门诊就医,所有属于医保内的金额。我们想要知道是否达到起付线就可以看这项。

5.自己付的钱=个人自付+个人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