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何时起,袁洪是孙悟空前世的言论甚嚣尘上,既有电视剧的改编,比如永乐版封神演义里,袁洪被收进山河社稷图后,广法天尊将图扔到傲来国,表示这图上内容落地后都会成真,这猴子一千多年后会重生,再次搅得天地不宁,还说自己和这泼猴有一段师徒缘分(文殊菩萨:那我是谁),又有一些专家的推波助澜,比如梁宏达言一本正经说袁洪可能是孙悟空的前世。


实际上,即使不说西游记在前,封神演义成书在后的问题,袁洪与孙悟空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本文来对比一下二猴的设定、实力、地位。

设定

袁洪是出生于梅山的白猿,在古洞修炼成精,练的是阴阳诀、八九玄功,虽然得到天地间的灵气,但终究只是个妖怪,别说杨戬能看破,就连鲁仁杰、殷成秀等肉体凡胎都看出他是妖孽。

银盔素铠甲。缨络大红凝;左插狼牙箭,右悬宝剑锋。横担铁棍。白马似神行;幼长梅山下,成功古洞中。曾受阴阳诀,又得天地灵;善能多变化,玄妙似人形。梅山称第一,保纣灭周兵。

杨戬上帐曰:“今日弟子看他三人,俱是妖怪之柏,不似人。杨任用神火扇,弟子用金丸,俱不曾伤他,竟化清光而去。”

且说鲁仁杰对殷成秀、雷鹏、雷鹍曰:“贤弟!今日你等见袁洪、吴龙、常昊,与子牙会兵的光景麽?”众人曰:“不知所以。”鲁仁杰曰:“此正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不以人形。今天下诸侯,会兵此处,正是大敌,岂有这些妖邪,能拒敌成功耶?”

袁洪

而孙悟空则是开辟以来就存在于花果山顶的仙石中内孕的仙胞所化。这块石头看描述非常离奇,可谓逼格满满,无论方位还是形状都十分巧妙,位于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正山顶之上,体积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与政历二十四气所设,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周没有树木遮盖,有灵芝相衬,所以仙石每天都能感受日月精华,日久就有灵通之意,就像上天亲自所设的杰作一样。孙悟空在书里被称为天生地养的天产石猴,是天地之子,大道化身,妥妥的主角模板。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并于斜月三星洞拜师须菩提祖师,得到了他的授艺,练的功法叫做大品天仙诀,是道教的正统法术。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孙悟空曾自称“历代驰名第一妖”,但他并非妖怪,在被天庭招安前就被称作妖仙了。

水元下界东胜神洲东海小龙臣敖广启奏大天圣主玄穹高上帝君:近因花果山生、水帘洞住妖仙孙悟空者,欺虐小龙,强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挂,骋凶骋势。

相貌上,袁洪倒是能够胜过孙悟空,长得气宇清奇,孙悟空就寒碜了,孤拐脸、雷公嘴。

飞廉见三人气宇清奇,就命赐坐,三人曰:“吾等俱是闾阎子民,大夫在上,下民焉敢坐?”飞廉曰:“求贤定国,聘杰安邦,虽高爵重禄,直受不辞。又何妨於一坐耶?”三人告过,方才坐下。飞廉曰:“三位姓甚名谁?住居何所?”三人将手本呈上,飞廉观看,原来是梅山人氏,一名袁洪,一名吴龙,一名常昊,此乃梅山七圣,先是三人投见,以下俱陆续而来。袁洪者,乃白猿精也;吴龙者,乃蜈蚣精也;常昊者,乃长蛇精也;俱借袁吴常三字取之为姓也。

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气宇清奇的袁洪

实力

袁洪在封神演义里与杨戬实力相当,孙悟空在西游记中与二郎神伯仲之间,有人就得出袁洪=孙悟空的结论,这是非常荒谬的。

孙悟空如果穿越到封神演义,对比的对象不是杨戬、袁洪之流,而是鸿钧和三友,鸿钧和三友有的孙悟空也有,鸿钧和三友没有的孙悟空也有。首先是与封神的天花板鸿钧的对比:

鸿钧出场的气场和孙悟空一样,都是【千条瑞霭】【万道祥云】。

正与众散仙商议,忽见正南上【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异香袭袭,见一道者手执竹杖而来,作偈曰: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家循。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秀,一气化鸿钧。

这大圣才谢了老祖,出离了兜率天宫。 你看他【千条瑞霭】离瑶阙,【万道祥云】降世尘,须臾间下了南天门。

孙悟空

而和三友的对比,孙悟空是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三友则是混元大罗金仙,都是万劫不老的长生之术,看起来是差不多。

岂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为三教元首,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

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

但是孙悟空赞诗钦定有“混元体正合先天”的水平,通天则是自吹自擂,并且说完就遭到准提道人的吐槽,表示通天你别吹牛逼了,为什么准提会会觉得通天是在吹牛?很可能是准提自己都没达到这个境界,因此他听通天这么说就觉得是在夸能斗舌。从书中描写来看,准提实力比元始、老君、通天只高不低。对比元始和老君,在九曲黄河阵中,元始的十二个徒弟被云霄以混元金斗封了泥丸宫废了道行,无论是元始还是老君都只能感慨他们这是“可惜千载功行,一旦俱成画饼。”反观准提一指头就将文殊广法天尊的泥丸宫复开,恢复法力。而对战通天,更是七宝妙树把通天的青萍剑打碎。因此孙悟空有远胜通天教主甚至准提的证据。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话说准提道人曰:“通天道友,【不必夸能斗舌。道如渊海,岂在口言】。只今我四位至此,劝化你好好收了此阵,何如?”

通天教主

至于和袁洪的直接对比,那就太欺负猴了,袁洪明确接不了韦护的降魔杵,降魔杵的威力原文说是如须弥山一般。

韦护祭起降魔杵,此杵岂同小可,如【须弥山】一般打将下来。袁洪虽是得道白猿,也经不起这一杵,袁洪化白光而去,只将鞍马打得如泥。

韦护

孙悟空在平顶山一回中也扛过须弥山,银角驱使山神搬来须弥山压孙悟空,孙悟空笑嘻嘻地接下了,银角再驱使山神搬来峨眉山,孙悟空仍能背着须弥山、峨眉山两座大山健步如飞。

这大圣正算计要掼,原来那怪就知道了,且会遣山,就使一个移山倒海的法术,就在行者背上捻诀,念动真言,把一座【须弥山】遣在空中,劈头来压行者。这大圣慌得把头偏一偏,压在左肩上,笑道:“我的儿,你使甚么重身法来压老孙哩?这个倒也不怕,只是正担好挑,偏担儿难挨!”

行者又把头偏一偏,压在右肩背上。看他挑着两座大山,飞星来赶师父!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道:“他却会担山!”

直到银角驱使泰山山神召来代表皇权的泰山才能压住孙悟空,也就是说就算不比法力,单单比力气,孙悟空也是三倍以上的袁洪。

孙悟空担山

地位

袁洪在人间时颇有自干五的感觉,看到纣王的招贤榜,便带着几个兄弟自发到朝歌接榜文,称纣王为君父,表示愿意“捐驱敢效犬马”,纣王倒也知人善任,封了袁洪为大将军。

纣王闻奏,龙心大悦,封袁洪为大将军。

孙悟空对人间富贵不屑一顾,曾表示自己要是愿意,天下万国九州的皇帝,早就做遍了。

又请行者,行者笑道:“不瞒列位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

至于到了后来封神,袁洪被封为四废星君,四废星君是封神演义完全原创的一个神位,但地位似乎高不到哪去,因为四废是在命理中借的词,所谓:

今人以春见庚辛,夏见壬癸,秋见甲乙,冬见丙丁为废者,皆非也。因死囚而无用,谓之四废。春乃木神用事金囚而无用。故以庚金为废,夏用火而壬水为废,秋用金而甲木为废,冬用水而丙火为废。凡命中有遇之者,主作事无成。要分春、夏、秋、冬四季看方准。

简单说就是命理学中一种日柱为主看流年的方法,是一事无成有始无终很差的那种,四废星君翻译一下大概就是一事无成星君,颇有讽刺的意味。

孙悟空两次招安,第一次虽然只得到了弼马温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第二次是被封为齐天大圣的,虽然是有官无禄,但确实是官大到极点,而且很神奇的是,后面孙悟空再闹天宫,玉帝并没有削去他这个齐天大圣的官职,因此五百年后到天庭,众神依旧以齐天大圣称之。

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