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洞是怎么形成的(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省张家界市的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脉南缘。景区总面积25.286平方千米,可利用的森林旅游面积4.694平方千米。[4]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主要为喀斯特地貌,海拔为1518.6米,原始次生林覆盖率达90%,种质资源丰富。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由天门洞开、天界佛国、碧野瑶台、觅仙奇境四大景区组成,内有鬼谷洞、天门洞、上天梯等自然景观与天门山寺、捭阖、天门书院等人文景观,共计50余处。还包含有天门吐雾、雾松等时令景观。景区文化内涵丰富,包含有佛教文化、传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部分。
1992年,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张家界的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局评为国家 AAAAA 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天门洞位于天门山山体中部,海拔1260米的绝壁之上,是台地边缘的一个巨型高位穿山溶洞,属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门洞为南北对穿,穿洞规模世界第一,南北两面数十千米内可见,门高131.5米,宽20一37米,纵深100余米,终年云雾缭绕。因风力作用,常有云雾从洞内穿过,或有霞光穿洞而出,形成天门吐雾景象。
天门洞是由于区域性深大断裂从此通过造就的自然景观。地质断裂南侧,由于白垩纪以来地壳强烈抬升的地质活动,形成了断块山系和岩溶台地;北侧下降形成白平系红盆和现代澧水河谷洼地。天门洞特别处在于受断裂和节理裂隙控制,经长期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等外力作用的综合产物,形成洞口。
天门洞有"天门吐雾""天门霞光""天帚低"梅花飘雨""天门飞瀑"景观。元代著名诗人张兑曾经著诗曰:"天门洞开云雾通,江东峨眉皆下风"。

通天大道
通天大道通天大道原名为"天门山盘山公路",于1998年开始修建,由于天门山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公路修建过程十分艰难,直到2005年才全面贯通。因为它通往天门洞而被称为"通天大道"。[38]全长10.77千米,高差1300多米,共有99道弯,每逢9弯便有一座石碑作为标志,寓意"九霄"。大道两侧空谷幽深,借山势层层叠起,如巨龙盘旋,180度急弯回峦盘旋,直通天际。
天门山盘山公路有四处较险的弯道,分别是第8到28弯,第32弯至40弯,第51弯至59弯,第84弯至89弯。

景区布局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自南向北依次由天门洞开、碧野瑶台、觅仙奇境、天界佛国四大景区组成。天门洞开景区从南向北依次为天门洞、通天大道等景点;碧野瑶台景区从南向北依次为木石之恋、南俯视天门、灵泉、灵泉院、云梦仙顶、北俯视天门、盆景石区等景点;觅仙奇境景区从南向北依次为凌霄台、李娜小屋、鬼谷仙洞、鬼谷兵盘、捭阖、鬼谷洞、求儿洞、樱桃湾、鬼谷栈道等景点;天界佛国景区从南向北依次为素斋楼、天门山寺景点。
